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财务咨询
  • 黄山众逸财税
  • 真诚务实

中国的税负到底高不高?

时间:2016年05月09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高税负是当下中国的一大特点。根据前几年《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中国成为仅次于法国的全球第二大高税负国家,税负居亚洲首位。而在2012年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中国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却排在全球第112名。有网友说“我们缴纳着全世界最高的税负,却享受了全世界偏低的社会福利。”

而财政部则表示,中国的税负并没有外媒所说的这么高,中国的税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老百姓和企业都普通认为中国的税负水平大高,给人难以承受的感觉。那么中国的税收负担到底有多高呢?一算便知。

中国的税负到底高不高?

2014年中国GDP总量为63.6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万亿元,收入/GDP比率为22%,对比跟我国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这一比例确实不算高。世界银行认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最佳税负水平是23%。

从主要税种来看,2014年国内增值税30850亿元,同比增长7.1%,扣除营改增转移收入因素后增长2.5%.国内消费税8907亿元,同比增长8.2%.个人所得税7377亿元,同比增长12.9%.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4424亿元,同比增长3%;关税2843亿元,同比增长8.1%.出口退税11356亿元,同比增长8%.证券交易印花税667亿元,同比增长42%.非税收入21192亿元,同比增加2513亿元,增长13.5%.

但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只是政府收入的一部分。2014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54093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4.26万亿、预算内的3.76万亿社保基金收入等这些巨额收入都不包含在内。2014年政府宽口径收入达到23.2万亿元,摊以总人口数人均1.69万元,占GDP比率达到36.5%,这意味着老百姓每挣100元的政入就有36. 5元钱进了政府口袋。

唯一诡秘的地方是GDP和财政收入“口径”的判断。官方喜欢用窄口径,即一般财政收入;而学术界一般采用宽口径,即一般财政收入加政府基金收入加社保基金收入。平心而论,后两项没道理不算进总收入,一是不管是税收,还是社保,还是土地出让金,最后都变成政府可支配的财力(而且在中国后两项已大到不可忽略),而且最后统统都是居民买单(土地出让金被开发商转化进房价,其实还是百姓买单);二是国际比较的话大多数其他国家用宽口径。

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生产税的比例也是比较高的。2014年,中国生产税比例为15.64%,比瑞士2.6%的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和日本8.41%、美国6.6%也存在较大差距。也就是说,中国企业每生产一单位的产出需要支付更多的税金,在原料价格、人力成本和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能够用于后期生产发展或股东分红的部分有限。从长远来看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是不利的,在行业内部同全球其他国家的竞争也是缺乏优势的。

中国的税负真的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吗?下面我们再将中美日三国的税制作个对比:中国税制为流转税导向。按征税对象,我国税收主要可分为商品和劳务税、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资源税和特定税五大类。2001-2014年,我国总体征税数额以17.28%的幅度年增长,14年间实现了七倍多的增长。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流转税在内的商品和劳务税类在总量上保持超半数的绝对地位,增速与总税额基本持平。2014年我国整体税收收入为11.98万亿元,商品和劳务税6.35万亿元,所得税3.20万亿元,财产税、资源税和特定税分别为0.86亿元、0.70亿元和0.88亿元。

美国税收由联邦和各州政府两方征收,2014年共计38872.4亿美元,其中77.73%来自于联邦政府。具体来看,州政府的税收主要涵盖房产税、销售和收入税、其他税收(包括遗产和赠与税、单证和股票转让税、采掘税等)和部分的所得税。联邦政府税收种类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消费税、遗产和赠与税及关税等。2014年个人所得税总和占总税收的43.87%,企业所得税27.52%,具有所得课税性质的社会保险税占8.25%。

日本税收结构基本是个人所得税、公司税和消费税三足鼎立的现状。税种主要有个人所得税、公司税、继承税、消费税、酒税、烟草税、汽油税、印花税和其他税组成,其中以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和公司税为主,2015年比重分别为30.15%、20.16%和31.38%。近20年的数据同样表明日本从所得税逐步向消费税转移的趋势,并在2015年消费税比重首度超过个人所得税。

中国的税负到底高不高?

毫无疑问,当前我国税赋比重过高、税收制度存在诸多制度性缺陷,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亟须改革。

多年来,中国税负过高的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的思考。然而,在实际中,我国税负依然存在着“易涨难降”的局面。

论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普遍的老百姓多半会处于“被平均”的状况。然而,在官方统计的亮丽数据背后,我们却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即我们需要缴纳多少税负呢?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以广州为例,一位月薪1万元的白领,在五险一金中,他个人需要缴纳的比例分别是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住房公积金平均约12%,合计约占总数的22.5%。除此以外,扣除五险一金所需要缴纳的费用后,再行扣减个人所得税,则该白领最终实收的工资略高于7000元。换言之,五险一金及个税占比他工资总额接近30%。

假如该白领把全部的工资用于生活消费,那还将牵涉到各种各样的税负。其中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等,而间接税负或将高达其工资总数的45%以上。

我国的税收政策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果真如此吗?我们先来看一下2015年的财政收入和支付情况。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万亿元,同口径增长5.8%。其中税收占据大头,税收收入124892亿元,同比增长4.8%;非税收入27325亿元,增长28.9%,同口径增长10.6%。而相比之下,我国2015年GDP增速只有6.9%。税收和非税收结构的失衡不可避免地会衍生出乱收费、重复收费问题,而大量隐形的收费可能提高中国宏观税负。

而且,纳税人缴纳的很多税费并没有反映在个人的税单上。以消费税为例,目前我国共有19个税种,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2015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只占税收整体的6.9%,而流转税的比重占税收收入的七成以上。这意味着,纳税人需要缴纳的很多税,是看不到的流转税,并没有反映在个人收入的税单上。

此外,考察纳税人所享受的政府提供的公共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也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和欧洲一些国家同样的税负,但税负痛苦却远远不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政府支出绝大部分用于居民的社会保障,而在中国政府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用所占比例高于发达国家。当前,世界各国财政支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基本的政府职能支出、经济建设性支出、社会福利性支出。我国财政支出在这三部分支出的比例大体是20∶40∶40,而美国的支出结构是30∶10∶60,欧洲国家是20∶10∶70,匈牙利、捷克这些转型国家是20∶15∶65。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越高,居民所缴纳的税收就越多地被用于居民,自然感觉税收负担轻。就财政支出而言,发达国家主要用于社会福利,而中国大量的钱用于行政管理费用,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民生领域财政资金供给严重不足。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即使普通老百姓为社会贡献出不少的力量,累计缴纳的税负相当庞大,但是,在实际中,仍然存在部分老百姓无法享受到合理的社会福利。更有甚者,老百姓退休居的养老金竟然只能勉强维持最低生活标准。

近年来,尽管国务院对“减税清费”三令五申、财政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以期减轻宏观税负。不过,一些地方政府总是有难以抑制的逐利冲动,不仅没有把“减税清费”政策落到实处,反而巧立名目增加了许多税费。在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和老百姓生活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企业和民众个人的税费负担不降反升。

高税负不仅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税负压力,而且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尤其是经济下行的当下,降低税负势在必行,笔者认为,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们不期盼能够享受很高的社会福利。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只要把高税负降下来,把社会贫富差距拉近一些,把社会公平性提高一些,那么他们就会很容易感受到幸福感。